Fraud Blocker

超聲波治療是什麼?非侵入性物理療法助你舒緩痛症、促進復原

超聲波治療是什麼?非侵入性物理療法助你舒緩痛症、促進復原

什麼是超聲波治療?

超聲波治療(Ultrasound Therapy 是一種廣泛使用於物理治療領域的非侵入性療法,主要透過高頻聲波進入人體深層組織,刺激血液循環、促進細胞修復與組織再生。

這些聲波的頻率一般介於 0.8 至 3 MHz,透過儀器探頭經皮膚傳導,深入肌肉、筋膜、肌腱等軟組織。與一般熱敷不同,超聲波可深入皮下數公分,針對內部組織發揮療效,尤其適合處理深層慢性疼痛組織損傷

聲波如何幫助身體修復?

超聲波治療的效益來自兩種主要機制:

1️⃣ 機械效應(Mechanical Effect)

聲波在組織內產生微細震動,促進細胞間液體交換,有助於改善代謝、排出廢物與毒素,加快修復過程。

2️⃣ 熱效應(Thermal Effect)

聲波可轉化為深層熱能,提高組織溫度,幫助放鬆緊繃肌肉、增加伸展性、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僵硬與痛感。

誰最適合接受此療法?

超聲波治療特別適合以下情況的患者:

  • 肌腱炎與肌肉拉傷(如網球肘、肩峰撞擊症候群)
  • 關節周圍發炎(如五十肩、膝關節發炎)
  • 慢性軟組織疼痛(如腰背痛、頸部僵硬)
  • 急性扭傷後修復期(減少水腫、加快消炎)
  • 術後復原(如關節鏡手術後的瘢痕處理)
  • 瘢痕組織與沾黏處理(改善活動受限)
  • 足底筋膜炎、坐骨神經痛等神經與筋膜相關問題

超聲波治療的過程是怎樣的?

治療時,治療師會將導電凝膠塗抹於患處,使用探頭進行緩慢環繞或滑動,以確保聲波均勻傳導至治療區域。每次療程通常約為 5~10 分鐘,根據問題嚴重程度可能調整時間與頻率。

治療後的自我照護建議

接受超聲波治療後,患者不僅僅依賴治療本身的效果,還需要進行適當的自我照護來進一步促進康復,並減少痛症復發的風險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自我照護建議:

輕度伸展與運動

在超聲波治療後的幾天內,進行輕柔的伸展運動有助於放鬆緊張的肌肉,並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修復過程。這些運動不應該過於激烈,應該注重溫和且漸進的活動,以避免對受傷部位造成額外的壓力。建議患者可以在專業治療師的指導下,學習一些簡單的伸展技巧。

使用冰敷與熱敷

治療後的初期,若感到不適或局部輕微腫脹,使用冰敷可以幫助減輕炎症並減少疼痛。而在初期症狀緩解後,使用熱敷則有助於放鬆肌肉,促進血液循環,並加速治療區域的自我修復。患者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治療師的建議,交替使用冰敷與熱敷。

注意姿勢與活動方式

為了避免治療後的症狀再次復發,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日常姿勢活動方式。例如,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尤其是低頭、駝背等不良姿勢,這些姿勢會對脊椎和肌肉造成不必要的壓力。保持適當的坐姿和站姿,有助於減少對受傷區域的負擔。

適量休息與逐漸增加活動量

治療後,雖然可以開始恢復日常活動,但應避免過度使用受治療區域。過度使用可能導致症狀復發或新傷。建議患者在康復初期逐漸增加活動量,並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來進行自我修復。

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

健康的飲食和足夠的休息對於康復至關重要。合理的飲食有助於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,加速細胞的修復與再生;同時,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體恢復與修復過程。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達到持久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。

常見迷思與錯誤觀念

超聲波會讓皮膚燙傷?

實際上,若由專業人員正確操作,產生的熱效應是溫和而深層的,並不會造成灼傷。

做完一次就會完全康復?

超聲波是促進修復的輔助性療法,需配合其他治療(如運動訓練、手法治療)與持續多次療程才能發揮最大效益。

所有人都能接受此治療?

孕婦(腹部)、有惡性腫瘤、裝有心律調節器者、急性出血部位及深部感染區域都不建議使用。

超聲波治療能與哪些療法搭配?

為了達到更完整的療效,治療師常會根據個人狀況將超聲波治療搭配下列方式使用

  • 手法治療:加強組織放鬆、促進循環
  • 運動治療:強化穩定性與活動度
  • 筋膜放鬆技術:改善深層沾黏與滑動障礙
  • 冷熱敷療法:在不同時機提升療效
  • 電療(TENS/干擾波):減痛、刺激肌肉收縮

這些療法組合能提供更全面的治療策略,有助於縮短復原時間與降低復發率。

治療過程中會痛嗎?

接受超聲波治療時,大部分患者會感受到輕微溫熱感或是輕震動感,但整體過程完全無痛,也不會造成任何不適。
治療期間,您只需放鬆平躺或坐著,由治療師操作探頭於患處緩慢移動,每次療程僅需 5–10 分鐘。治療後有些人會感到患部放鬆、較溫暖,這是血液循環增加的正常反應,請放心。

超聲波的不同模式

超聲波治療根據症狀不同,可分為兩種應用模式:

  • 連續波(Continuous Mode)
    持續發射聲波產生較明顯的熱效應,適合慢性問題如肩周炎、長期肌肉僵硬或組織沾黏。
  • 脈衝波(Pulsed Mode)
    間歇性發射聲波,熱效應較少,著重在機械刺激與修復啟動,適合急性期如扭傷、腫脹或初期發炎狀態。

專業治療師會根據您的情況與恢復階段,選擇最合適的模式與參數,以達致最佳效果。

⚠️ 注意事項與禁忌症

雖然超聲波治療普遍安全,但在以下情況中需特別注意或避免使用:

  • 孕婦腹部與骨盆區域:為避免影響胎兒,不建議使用。
  • 惡性腫瘤部位:超聲波可能促進不良細胞代謝,不宜施作。
  • 裝有心律調節器或其他電子植入物者:避免影響裝置功能。
  • 骨折初期或尚未穩定的部位:需謹慎處理,避免刺激不當。
  • 眼球、睪丸、脊椎開放區域:應避免直接照射。
  • 感覺異常區域:患者無法準確回饋熱感時,易有燙傷風險。

接受治療前,治療師會評估您是否適合進行超聲波療程,並選擇最安全的方式施作。

常見問題 Q&A

Q1:做完超聲波治療會有副作用嗎?
A:正常操作下非常安全。少數人可能在初期有輕微不適,但多屬於正常反應。

Q2:是否適合老人或行動不便者?
A:是的,超聲波治療安全無創,特別適合不宜進行激烈治療的人群。

Q3:每次治療需要多久?療程要持續多久?
A:每次約 5–10 分鐘,根據問題嚴重程度與個人體質安排,每週 2–3 次為常見頻率。

Q4:我自己可以買超聲波儀器來使用嗎?
A:市售居家版功率與頻率有限,效果不如專業儀器,且不當使用可能影響療效或造成傷害,建議由專業治療師操作。

超聲波治療的長期效益

超聲波治療的效果往往不僅限於短期內的疼痛緩解,經過一段時間後,患者還能體驗到長期的健康改善。以下是幾個超聲波治療的長期效益:

改善組織修復速度

經過超聲波治療,患者的軟組織(如肌肉、韌帶、肌腱等)能夠更快速地進行自我修復。這是因為超聲波治療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促進細胞的再生與新陳代謝,進而提高受損組織的修復速度。在康復過程中,這不僅能減少疼痛,還能幫助組織恢復正常功能。

減少再發性傷害

長期使用超聲波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慢性疼痛的風險,尤其是對於那些因為不良姿勢或過度勞損而產生的肌肉和關節問題。隨著治療進行,超聲波不僅有助於舒緩當前的痛症,還能提高軟組織的強度和靈活性,進而減少未來再次受傷的機會。

提升活動範圍和柔軟性

隨著治療的深入,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肌肉和關節的活動範圍有所提升,這樣可以更輕鬆地進行日常活動。超聲波治療的深層作用有助於放鬆僵硬的肌肉,進而提高關節的運動範圍和柔軟度。這不僅對康復過程有利,也能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。

減少依賴藥物

在長期使用超聲波治療後,許多患者發現,對於止痛藥物和消炎藥的依賴逐漸減少。這是因為超聲波治療能有效緩解痛症,並改善身體的自然修復過程,從而讓患者不再依賴藥物來控制疼痛。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減少藥物副作用,也能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。

選擇合適療法,讓復原事半功倍

超聲波治療作為一種非侵入性、效果溫和且科學驗證的物理治療方式,適用於各種急慢性痛症及軟組織損傷。不論您是長期受痛症困擾,還是運動後出現不適,都值得讓專業團隊為您評估是否適合使用此療法。

若您希望一次過處理多重痛症問題,我們誠意推薦「五合一綜合療程」:
✔ 全方位涵蓋肌肉、筋腱與關節處理
✔ 安全無創,適合不同年齡層
✔ 客製化治療方案,精準有效
✔ 快速見效,助您重拾日常活動自由

立即預約體驗,讓專業陪伴您邁向無痛生活!

👉 點擊這裡進行預約
👉 諮詢熱線:+852 64918174


為了讓您獲得更多有關身體健康和康復的專業資訊,您可以瀏覽我們的 健康專欄,裡面有多個相關主題的深入探討。無論您是有特定的健康問題,還是對保持身體活力感興趣,這裡都能為您提供有用的知識和解決方案。

讀其他相關文章:



五合一綜合痛症治療,享受手法治療、伸展運動、運動調理、衝擊波療法與關節復位的全方位呵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