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月經來時容易腰痠?
每次月經來的時候,妳是不是總覺得腰酸酸的、沉沉的,好像連站都不太想站?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,但很多人會以為「女生生理期就是會腰痠」而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原因。
其實,經期腰痠不只是荷爾蒙的問題。月經來時,體內的激素變化會讓子宮收縮,影響到附近的肌肉和韌帶,尤其是骨盆和下背部的區域。如果妳平常核心肌肉比較沒力、骨盆有點歪、或是有久坐、姿勢不良的習慣,那麼這些部位就更容易「撐不住」,造成腰部緊繃、疲勞,甚至引發痠痛。
更重要的是,這樣的腰痠不只發生在生理期,有些人可能在經前幾天就開始感覺不舒服,有些則是生理期過後仍舊隱隱作痛。這往往說明了:身體的肌肉與筋膜張力其實已經「平常就出問題」,只是到了月經這段時間,問題被放大出來了。
所以,如果妳每次生理期都會固定出現腰痠的情況,這可能是身體在提醒妳:妳的骨盆、肌肉張力或核心穩定性需要好好檢視一下。與其一再忍耐、吃止痛藥,不如從根本著手,讓身體真正放鬆、穩定起來。
骨盆、腰椎與經期疼痛的關係
月經期間會腰痠,很多時候跟「骨盆」脫不了關係。骨盆就像是身體的地基,上面連著脊椎,下面連著大腿,裡面還住著子宮、膀胱、腸道這些重要器官。而每個月當子宮開始收縮時,骨盆裡的肌肉、韌帶、筋膜也會一起受影響。
如果骨盆的位置不夠穩定,或者一邊高一邊低、前傾或後傾太多,都會拉扯到腰椎(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腰骨」),導致下背部肌肉緊繃、無力,這就會讓人在經期時更容易出現痠、脹、痛的感覺。
另外,骨盆和腰椎周圍其實有一整圈肌肉要一起「分工合作」,像是核心肌群、臀部肌肉、骨盆底肌等。如果這些肌肉有些太緊、有些太弱,就會造成力量分配不均,進而讓身體出現「補償性動作」──比方說走路會偏一邊、久站一側會特別痠,這些看似沒關係的小動作,累積久了,經期時就容易爆發成腰痠或骨盆悶痛。
簡單來說:骨盆位置不對+核心不穩定+月經來臨時的生理變化 = 腰痠找上門。
而且有研究發現,骨盆歪斜的人,在生理期時出現腰背不適的機率更高。所以,如果你經期總是腰痠、骨盆悶悶的,很可能並不只是「月經體質」,而是身體早就出現了骨盆與腰椎協調失衡的問題,這時就需要進一步評估、處理,才能真正改善每個月的反覆困擾。

肌筋膜張力失衡:被忽略的主因之一
很多人經期腰痠,會直覺聯想到「骨盆歪了」或「核心無力」,但其實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關鍵──肌筋膜張力失衡。
肌筋膜是包裹肌肉的一層薄膜,幫助肌肉保持滑動順暢、分布張力、支撐身體結構。當你長期姿勢不良、久坐、缺乏活動或運動方式不對,肌筋膜就會變得緊繃、失去彈性,甚至形成「筋膜沾黏」。這會讓原本該靈活移動的肌肉被限制,導致整個動作鏈卡住。
在女性經期來臨時,子宮與骨盆區的壓力會增加,如果筋膜本身已經很緊,壓力沒地方釋放,就會轉嫁到腰椎、骨盆底、甚至大腿後側的肌肉上,造成一連串的不適。
而且這些緊繃往往不是一處的問題,而是一條「張力鏈」:像是腰背肌筋膜、臀中肌、髂腰肌、腿後側肌群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。所以如果你經常覺得腰痠不止在腰部,而是連臀部、大腿也酸,那麼就要特別注意筋膜的狀態了。
👉 經期腰痠與肌筋膜張力失衡有關的常見現象:
- 腰部肌肉明顯僵硬、按壓會痛
- 臀部、大腿後側緊繃,拉筋時覺得「卡卡的」
- 平常不動還好,一動就痠(特別是起床或站久)
- 生理期期間腰痛加劇,止痛藥效果不穩定
- 曾有運動傷害或舊傷未完全復原
這些都是肌筋膜出問題的「小警訊」,長期忽視可能會變成慢性疼痛,甚至影響到脊椎穩定性與骨盆結構。
經期核心不穩定:腰痠反覆發作的根源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:每次月經來都腰痠不已,有時連站久、坐久都不舒服,但平常又沒感覺有什麼大問題?
這其實很可能是你「核心肌群不夠穩定」,而且在生理期的壓力下被放大出來了。
核心肌群不只是指腹肌,還包含了深層腹橫肌、脊椎兩側的多裂肌、骨盆底肌與橫膈膜,這些肌肉像「天然束腹帶」一樣包圍著我們的腰腹核心。如果這層肌群力量不足,骨盆和腰椎就會像沒有安全帶的乘客一樣,在壓力下亂晃、失去穩定。
在生理期間,子宮收縮、骨盆腔充血、內臟壓力增加,這時候如果核心撐不起來,就會把壓力轉嫁給腰部與下背,導致腰部肌肉用力過度,出現痠、脹、甚至悶痛的感覺。
👉 以下狀況可能表示你核心不穩,經期更容易腰痠:
- 久坐或躺太久,起身時腰會緊或卡住
- 咳嗽、打噴嚏時會覺得腰「閃一下」
- 月經期間,腰酸背痛比平常更明顯
- 骨盆底肌容易疲勞、曾有尿滲問題
- 做仰臥起坐時用的是脖子或大腿,而不是肚子出力
🎯 小提醒:有腰痠問題時,盲目強化核心未必有效!
因為如果肌筋膜、骨盆位置沒有先調整好,核心就無法「正確出力」,反而可能讓身體繼續用錯的方式代償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拼命練核心,腰還是痛的原因之一。
肌筋膜放鬆:舒緩經期不適的第一步
你是不是曾經試過貼暖暖包、吃止痛藥,卻還是覺得腰悶悶痠痠的?
甚至按摩、熱敷完當下有好一點,但隔天又恢復原狀?
其實,這些方式雖然能短暫緩解不適,但根本問題若出在筋膜張力與沾黏,就需要更具針對性的處理方式──也就是肌筋膜放鬆(Myofascial Release)。
當筋膜緊繃、失去彈性,會像縮緊的塑膠膜一樣拉扯肌肉與關節,導致活動受限、疼痛加劇。女性在經期前後,體內荷爾蒙變化會影響組織水分與張力調控,原本已經緊繃的筋膜更容易「黏住」,讓疼痛循環加劇。
肌筋膜放鬆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手法或輔具介入,將這些深層組織的張力釋放,不只舒緩表層肌肉,還能讓深層核心與骨盆底更容易啟動,幫助整體結構回到平衡狀態。
👉 肌筋膜放鬆的作用不只是「按一按」:
- 解開長期緊繃與筋膜沾黏,改善組織循環
- 減少神經壓迫與過度張力造成的牽扯痛
- 幫助肌肉回到正確長度與彈性,恢復活動力
- 為後續的核心強化或骨盆訓練「打開空間」
- 特別適合經期前後、腰痠不適反覆發作者使用
🎯 適合針對的部位包括:
腰背筋膜、大腿後側、臀中肌、髂腰肌、骨盆底周圍肌群等。
這些部位一旦放鬆,常會讓人感覺「整個腰瞬間輕了」。
✅ 常見的方式有:
- 專業徒手筋膜釋放(由治療師操作)
- 物理治療用筋膜刀、筋膜球、震動槍等輔具治療
- 患者回家可搭配自我滾筒放鬆(須學習正確手法)

核心強化:打造月經期穩定支撐力
很多人聽到「核心訓練」,第一個想到的是仰臥起坐、平板支撐,但你知道嗎?真正該強化的核心,其實是深層穩定系統,而不是腹肌線條。
對經期腰痠族群來說,核心的穩定度比力量更重要。
穩定的核心能像護腰一樣,在月經來時保護你的脊椎與骨盆,讓內臟有足夠支撐空間、讓肌肉不會過度代償,從根本減少痠痛發生。
👉 什麼是核心穩定系統?
真正支撐你腰椎與骨盆的「深層核心肌群」包括:
- 腹橫肌:腹部最深層,像馬甲一樣的穩定帶
- 多裂肌:位於脊椎兩側的小肌群,控制姿勢
- 橫膈膜:與呼吸節奏密切相關,核心壓力調控中樞
- 骨盆底肌:支撐內臟與下背壓力的重要結構
這些肌群不是靠爆汗練出來的,而是需要「溫和、專注、配合呼吸」的方式來啟動與強化。
✅ 適合經期族群的核心訓練方式:
- 呼吸式核心啟動訓練(如:橫膈膜呼吸)
學會深層呼吸,讓橫膈膜帶動核心穩定,是一切的起點。 - 死蟲式(Dead Bug)
平躺抬手抬腳的交叉控制訓練,強化腹橫肌與脊椎穩定性。 - 四足跪姿交叉延伸(Bird Dog)
訓練核心穩定與控制脊椎對齊,改善腰部代償。 - 橋式(Glute Bridge)
啟動臀部與核心連動,有助於穩固骨盆。
這些動作不需要高強度,但要練得夠「準確」。建議初期由治療師指導,避免動作錯誤反而造成補償。
🎯 小提醒:經期不建議高強度訓練,但穩定核心可以每天做一點!
只要是正確啟動的動作,不但不會加重不適,反而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、緩解痠痛。
如果你經常在月經期間感覺腰沒力、容易閃到腰,這很可能是核心穩定出了問題。不要再盲目忍耐或亂練核心,從深層肌群的覺察與穩定開始,才是真正有效的解方。
什麼時候該尋求專業協助?
雖然我們剛剛提到許多自我調理的方法,但有些狀況還是需要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幫忙,才能有效改善問題,避免病情惡化。
以下幾種情況,建議你盡早找專業評估:
- 經期腰痠痛持續時間長,且影響日常生活,例如影響工作、睡眠或運動。
- 使用一般止痛藥或熱敷無明顯改善,疼痛反覆發作,或越來越嚴重。
- 腰部或骨盆有明顯不對稱或歪斜感,伴隨走路不穩或單側用力異常。
- 曾經有過腰椎、骨盆或下背相關的外傷史,疼痛無法自行恢復。
- 出現下肢麻痛、刺痛或感覺異常,可能涉及神經問題。
- 經期以外也有腰部不適,且加劇趨勢明顯。
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,可以針對筋膜緊繃、骨盆位置、核心肌力與姿勢補償進行綜合調整,並給予量身訂做的運動療程,幫助你更快擺脫疼痛,恢復生活品質。
🎯 小提醒:
別因為覺得「只是經期腰痠」而拖延,及早處理才能避免問題變複雜。專業治療不只是緩解疼痛,更是在幫助你建立健康的身體結構,預防未來的慢性疼痛。
常見問題 Q&A
Q1:經期腰痠是一定會有的嗎?
A1:不是每個女性都會有經期腰痠,但由於荷爾蒙變化和骨盆結構影響,部分女性容易出現腰背部不適。若症狀嚴重或長期存在,建議尋求專業協助。
Q2:貼暖暖包或吃止痛藥可以根治經期腰痠嗎?
A2:暖敷和止痛藥能暫時緩解症狀,但無法解決根本原因。長期腰痠建議配合肌筋膜放鬆及核心訓練,改善身體結構與功能。
Q3:經期可以做核心訓練嗎?會不會更痛?
A3:適當、正確的核心穩定訓練不僅安全,還能幫助減緩疼痛。但應避免高強度或過度用力的訓練,最好在專業指導下進行。
Q4:肌筋膜放鬆是什麼?自己可以做嗎?
A4:肌筋膜放鬆是針對深層結締組織的放鬆療法,通常由物理治療師操作。部分自我放鬆技巧如使用滾筒,也可在家配合使用,但需注意姿勢和力度。
Q5:經期腰痠是否跟子宮疾病有關?
A5:大部分經期腰痠是功能性問題,但若伴隨異常出血、劇烈疼痛、發燒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、肌瘤等疾病。
錯誤迷思破解
許多女性對經期腰痠有以下幾個常見誤解,這些迷思往往阻礙正確的保養與治療:
迷思一:月經腰痠就是正常,忍忍就好。
事實上,經期腰痠反覆出現且影響生活品質,就不該忽視。它可能是骨盆肌群失衡或核心不穩的警訊,及早介入能避免慢性疼痛。
迷思二:止痛藥能解決所有經期腰痛問題。
止痛藥只能緩解疼痛症狀,卻無法改善造成腰痠的肌肉緊繃或骨盆不穩。長期依賴藥物,恐怕延誤根本治療。
迷思三:經期不能做運動或核心訓練。
適當的低強度運動與核心訓練,反而能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疼痛。關鍵是動作要正確,避免過度用力。
迷思四:肌筋膜放鬆就是按摩,沒什麼特別。
肌筋膜放鬆是針對深層筋膜組織的專業療法,不同於一般按摩,能更有效解除筋膜緊繃與沾黏,改善功能障礙。
迷思五:腰痠痛只要休息就會好。
過度休息反而可能加重肌肉無力與關節僵硬,導致症狀持續。適度活動與專業治療更能促進恢復。
結語與生活建議
經期腰痠雖然常見,但不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痛楚。透過了解骨盆結構、肌筋膜張力與核心穩定的重要性,你可以採取更有效的自我照護與治療方式,減少疼痛的發生與影響。
日常生活中,建議養成以下好習慣,有助於舒緩經期不適:
- 維持正確姿勢,避免久坐久站不動
- 定期進行肌筋膜放鬆與伸展,保持組織彈性
- 持續核心肌群訓練,提升骨盆與腰椎穩定度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刺激腰部
- 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,避免過度勞累
如果疼痛持續或加劇,務必及早尋求物理治療專業協助。正確的治療與運動調理,能幫助你擺脫經期腰痠的困擾,恢復輕鬆自在的生活品質。

五合一綜合療程介紹:一次解決多重疼痛困擾
在活力伸展及運動治療中心,我們深知慢性疼痛的複雜性和多樣成因,因此特別推出了「五合一綜合療程」,結合多種先進治療技術與個性化評估,為您打造專屬的康復計畫。
五合一療程包含:
- 物理治療評估
由專業物理治療師進行詳細的身體功能評估,找出疼痛根源,制定個別化治療方案。 - 手法治療
透過精準的關節鬆動與軟組織鬆解,改善肌肉僵硬、關節活動受限的問題,減輕疼痛。 - 伸展治療
針對特定肌肉群進行科學伸展,恢復肌肉彈性與關節靈活性,預防復發。 - 運動治療
結合力量訓練與穩定性訓練,強化核心肌群與受累部位,提升身體整體協調性與抗壓能力。 - 衝擊波治療
利用高能衝擊波促進受損組織再生,加速慢性病變的修復過程。
為什麼選擇五合一綜合療程?
- 多角度全方位,針對病因與症狀同時干預
- 個性化計畫,結合患者需求與身體狀態調整療程
- 協同效果佳,各療法相輔相成,提高治療效率與效果持續性
- 專業團隊支持,由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全程指導與跟進
適合人群:
希望改善姿勢與體態預防傷病者
慢性筋骨疼痛困擾者
經傳統治療效果不佳者
運動傷害後復健期患者

👉 點擊這裡進行預約
👉 諮詢熱線:+852 64918174
為了讓您獲得更多有關身體健康和康復的專業資訊,您可以瀏覽我們的 健康專欄,裡面有多個相關主題的深入探討。無論您是有特定的健康問題,還是對保持身體活力感興趣,這裡都能為您提供有用的知識和解決方案。
閱讀其他相關文章: